解开1987年“工业报喜商业报忧”之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。 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工商业实行厂长(经理)负责制及任期目标责任制。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。 1987年,不少工业企业,尤其是轻工业企业的生产增长量超过了销售增长量,产品开始积压,如武汉袜子厂直到1997年还有10年前积压的大量袜子。 那时,我国工业会计采用的是极其笨拙的“完全成本法”:企业全部成本费用,包括变动生产成本、固定生产成本,还有企业管理费、利息支出,统统分配摊入基本生产成本,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。在生产量大于销售量的情况下,就把当期的固定成本中的相当部分,掩埋进库存产成品中了,当年利润就虚增了。 这样一来,产量的提高,不仅超额完成了产值指标,还超额完成了利润指标,所以,工业报喜。 而那时的商业会计比较科学,与现在基本一样,采用的是“毛利率法”:利润=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-所有费用。所有费用全部在当期扣除,包括工资福利、办公费用、折旧费用、利息支出,还有商品运杂费(工业会计则把原材料市外运杂费计入原材料成本)。所以,商业利润比较真实。 在营业额增长不大的情况下,商业利润也增长不大,所以,许多商业企业没能完成指标,纷纷报忧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。在敞开的银行信贷支持下,工业产品积压、利润虚增、长工资、发奖金,国民收入超分配,储蓄存款快速增加,引发了1988年夏季的恶性通货膨胀和抢购提款风潮。《中国统计月报》1988年6月刊:“6月份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9%” ,而建国以来最高通货膨胀率为1961年的16.2%。 商场反而囤积居奇,越发不肯轻易出售,期盼着物价越涨越高,只在系统内部虚开“转圈发票”,按销售额而不是按利润额发放奖金,满库商品却原地不动。急得消费者团团乱转,特别是快要结婚的年轻人,纷纷给经理、县长送礼,乞求能够买到彩电、冰箱。生产大量过剩,反而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假象,既愚弄了企业,又蒙骗了政府,加剧了投资饥渴症。 国家随即紧缩银根。结果,在逆向“乘数效应”下,工业企业资金紧张,“三角债”困扰日益突出。1989-1992年工业经济出现困难。 1992年4月28日,《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》:“由于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影响,企业亏损严重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。1991年底,全国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亏损面达29.7% ,亏损额达310亿元。今年一季度,亏损面和亏损额继续扩大,加上大量潜亏,问题更为突出。” 那么,“深层次矛盾”有几个、是什么?“多年积累”是从何年开始、怎样积累的?为什么没有及时觉察并揭露? 众知,1年之内叫作本年,2年之内叫作近年,3年之内叫作近几年,4年不算多,5年以上才能叫作多年。从1992年4月上溯5年,正是1987年。 可见,深层次矛盾主要是工业产大于销;此矛盾正式开始于1987年;积累方式是持续重复建设;由于“完全成本法”把工业企业产大于销期间的相当部分固定费用掩埋进积压产品中,不仅没有及时揭露工业利润率的下降,反而虚夸了工业利润率,误导了投资方向。 可见,落后的会计方法误国不浅。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审计局
孙 瑛 1992年完稿 手机13869306637 注:直到今天,仍然无人认识到中国的经济过剩是从1987年正式开始的。
不懂军事的外交家,只能算半拉子外交家;不懂会计的经济学家,只能算半拉子经济学家。 |